首 页 组织机构 母校新闻 信息动态 通知公告 服务校友 校友捐赠 《山大校友》 征稿启事 办事指南 领导信箱
  校友文苑               
  您所在位置: 首页» 校友文苑»
 

学堂创始人岑春煊

作者:魏晓锴(历史文化学院)

岑春煊(1861-1933),初名春泽,字云阶,广西西林人,少时就读于泗城云峰书院,后随父亲赴任地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父亲去世后,岑春煊以恩荫入仕,正式步入晚清政坛。戊戌变法期间,因积极投身维新变法,得光绪皇帝青睐,先后担任广东、甘肃布政使。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中,因保驾有功授陕西巡抚,后调任山西巡抚,任内处理山西教案、放垦蒙地、筹建山西大学堂,对近代山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历任四川、云贵、两广总督等职,坚持推行新政。中华民国成立后,他顺应时代潮流,赞成民主共和,支持二次革命,参加护国、护法运动。在风云变幻的清末民初政局中,岑春煊爱国忠君、肃贪惩腐、坚持改革、与时俱进,向世人展现了他顺时而动的人生足迹。


爱国忠君,力主变法维新

岑春煊1861年5月2日出生于广西西林县那劳村,原名云霭,同治末年改名春泽,后又改为春煊,字云阶,晚年自号炯堂老人,时人亦称岑西林。其父是“同光名臣”岑毓英。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1862年在平定云南叛乱中升任云南布政使,后继任云南巡抚、云贵总督,1875年因马嘉理事件丁忧回籍,之后又历任贵州巡抚、福建巡抚、云贵总督。岑春煊出生于官宦世家,1879年其父命其入京学习,同年由国学生加捐主事、签分工部学习行走。岑春煊家世显赫,少时顽皮,时人将其与劳子乔、瑞澄并称“京城三少”,但天资聪慧,读书勤奋,灵气十足。光绪十一年(1885),岑参加广西乡试,顺利考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其父去世后,受余荫庇护,官运亨通,1892年官至大理寺卿。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岑春煊的爱国情怀。戊戌变法期间,岑春煊积极推行维新思想,大力支持改革变法,主张裁汰冗官,吁请皇帝图强,深得光绪青睐,由此擢升为广东布政使。岑春煊到粤后,大刀阔斧改革,裁撤冗官,肃贪惩腐,深得清流之誉。

戊戌变法失败后,岑春煊受到牵连,被遣为甘肃布政使。岑春煊到甘之后,亦不忘上奏弹劾谭钟麟以及其心腹王存善等人,揭露其营私舞弊、渎职虐民之恶行,最后谭钟麟被罢免官职。在这期间,内忧外患加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而清廷政治腐败、国防空虚、危机重重,难以抵御侵略,后北京失守,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惶出逃。岑春煊闻讯后,毅然率军从兰州启程,昼夜疾驰至北京“勤王”,竭诚扈从至西安,因护驾有功,深得慈禧宠信,被提升为陕西巡抚。1901年调任山西巡抚,到晋处理山西教案遗留问题。

重视文教,创山西大学堂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对创建学堂、培养人才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教育改革,推动教育近代化。庚子事变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指出晋省酿祸之重的原因是民智不开,提议由晋省筹给赔款银五十万两建立学堂。岑春煊主张变法维新,戊戌变法期间就已提出“必先兴学”的观点,大力呼吁兴办教育,促进西学。遂任山西巡抚的岑春煊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将重视文教付诸实践。1901年5月,李提摩太为解决山西教案,拟定《办理教案章程七条》,其中一条是“共罚全省银五十万两,每年交出的款五万两,以十年为止,但此罚款不归西人,亦不归教民,专为开导晋省人知识,设立学堂,教导有用之学,使官绅士庶子弟学习不再受迷惑,请中西有学问者各一人总管其事”,在太原设立一所中西大学堂。7月他又派出教士敦崇礼、叶守真、文阿德等人来太原商讨创办中西大学堂事宜,岑春煊给予热情接待。但由于山西官绅的反对,学堂一事没能达成协议。同年11月,岑春煊派洋务局提调、候补知县周之骤奔赴上海与李提摩太会商,拟定草案。根据草案,晋省筹银五十万两,分期交付李提摩太开办中西大学堂,“十年以内,学堂课程及延聘教习及考选学生,均归该总教习主政;十年以外,学堂房屋及一切书籍仪器概交晋省,并不估价。”这样,制定课程,聘请教习,挑选学生均由李提摩太主持,岑春煊认为“未免侵我教育之权”,要求周之骤极力与之磋商。经过多方商讨,双方在上海签订了《创办中西大学堂合同》,《合同》声明中西大学堂与山西大学堂一样看待,但实质是防止外人干预山西教育之权。

1901年9月,清政府下令教育改革后,岑春煊立即着手将山西原有的书院加以整顿,将太原两大书院晋阳书院和令德堂合并为山西大学堂。从厘金项下拨银六千两,晋阳、令德两书院原有支款一万两整顿税契后,每年可长银二万七千两,全数拨作开办大学堂的费用。同时他还决定正斋、专斋同时并举,均以三年毕业。山西大学堂于1902年5月8日正式开学成立,晋阳书院和令德堂的学生转入新设立的山西大学堂。1902年4月,李提摩太携同所聘的中外教习来到太原拟办中西大学堂时,发现山西大学堂正在建设当中并且接近尾声。他“考虑到在同一个城市里建立两所竞争性的学校在实践上是不可行的”,因此建议把两者合并为一所大学,将学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为中学专斋,由中国人负责管理,专门教授中国的传统学问;一部为中西大学堂并入的西学专斋,由其负责管理十年,教授西学科目。6月7日,岑春煊拟定《关于中西大学堂并入山西大学堂改为西学专斋的合同》,双方在太原签字。之后,他将合同与《中西大学堂归并山西大学堂作为西学专斋暨合同缮具清单折》一并呈报清政府。6月10日,合同得到清政府的批准。6月26日,西斋在总教习敦崇礼负责下整理完毕,宣布山西大学堂西斋成立。岑春煊亲自参加了西学专斋在临时校址——省城皇华馆举行的开学典礼。由此,山西大学原设部分改为中学专斋与并入的西学专斋共同组成了新的山西大学堂。山西省第一所中西合体的新式大学堂由此诞生,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近代化大学之一,是我国省立大学的先声,也是中西合璧,取长补短、硕果累累的大学之一。山西大学堂的创办,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促进了山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山西工业的进步,推动了山西近代化进程。

历官六省,顺时代之潮流

在山西任职期间,除上述改革,岑春煊也十分重视军事改革,裁撤绿营,减轻财政压力,改练晋军,加强军事力量,除此之外还主张振兴农工商务。1902年7月,岑春煊改任广东巡抚,后因四川会党起义,清廷命其赴成都任四川总督。他在四川任职期间,平定叛乱,推行新政,创办四川高等学堂、武备学堂,创办警政,惩处贪官污吏。1903年3月,清廷为平息广西天地会起义,令岑春煊署理两广总督,专责广西军务。他到任后,大力惩治贪官恶吏,一举弹劾四十余名官员,时人称他为“官屠”。除此之外,他竭尽全力地在广东推行新政,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在此期间,他兴建新式学堂,创办了两广实业学堂、广东法政学堂等专业学校,并大力支持师范教育的发展。同时他展开军事改革,精简武员,创办军事学堂,扩充军事人才。这些措施促进了两广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多个派别,以岑春煊和军机大臣瞿鸿禨为首的清流派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斗争最为激烈,引发了“丁未政潮”,岑春煊在政争失败后退隐。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岑春煊顺应时代潮流,公开支持革命阵营,赞成共和。1913年,袁世凯背叛革命,岑春煊表示支持孙中山“二次革命”,之后还参加了护国、护法运动。1920年,他力主南北议和,后与孙中山政见分歧,事后通电辞职,退居上海,不问政治。1933年4月27日,岑春煊去世于上海。

岑春煊一生忠君爱国、果勇无私、时变应务、坚持改革,活跃在晚清民初四十余年历史的舞台中心,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1901年4月到1902年7月,岑春煊任山西巡抚这一期间,是清末政治中至关重要的一段历史,也是他政治生涯的高峰。在内忧外患的山西,他妥善处理山西教案,放垦晋边蒙地,主张军事改革,筹建山西大学堂;他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进改革,施展个人抱负,推动着近代山西的发展。在动荡变幻的清末民初政治中,他是忠心耿耿的封建官员,是虎啸风生的激进改革派,也是与时俱进的共和拥护者。总而言之,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历史印记。




Copyright© 山西大学校友办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208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山西大学办公一楼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