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母校新闻 信息动态 通知公告 服务校友 校友捐赠 《山大校友》 征稿启事 办事指南 领导信箱
  校友文苑               
  您所在位置: 首页» 校友文苑»
 

不虚此生 与国共荣 ——来自山西大学中文系六二级的报告

发布者:校友办      时间:2021.04.08


总述:非凡的一代

现在,社会上习惯以十年为一个代际,把“文革”后出生的人称之谓 “60后”“70后”;而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生的人又称之谓是“80后”“90后”等等。山大中文系62级(以下简称“文六二”)这63个同学,是国家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各行各业大调整、全省高等院校由原来的42所撤销合并后仅保留9所的大背景下考入山西大学的。当时,他们的年龄大多是20岁左右,堪称“40后”,来自山西40多个县、市,70%以上系农家子弟。由于生逢战乱(日军侵华、蒋挑内战)、均遇贫穷,求学不易。但他们个个都能吃苦,勤于学业,有不少人都是所在校的学霸,63人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该县唯一考入大学的。所以,曾给他们上过课的老师们一致认为“中文系62级是历年来程度最好的”,老教授贾崇柏甚至说:“文六二级同学个个都是优中之优的精英”。

入学之初,校领导在开学典礼会上明示:从本年开始,新招的学生一律从四年制改为五年制,同时决定六二级作为中文系的改革试点,要加强教学力量的配备。同学们听后,倍感兴奋,大家都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学到更多的东西,毕业后回报祖国和父母家人的养育之恩。

出乎所料的是,作为文科改革试点的“文六二”级原定为五年制,因“文革”推迟分配则变成了六年。六年间,到定襄搞“四清”一年,参加“文化大革命”整整两年,去五台县宣讲“双十条”、到原平支农抗旱,以及在校期间的义务劳动加起来不少于半年。这样下来,他们真正坐下来读书、学习也就是两年半的样子,充其量算是个专科生吧。显然,学业未能完成,不能不说是他们的一大遗憾。聊以自慰的是:在此期间,大家经风雨,见世面,接触了社会,领略了人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懂得了课堂上解决不了的许多道理。应该说,有得有失,六年大学没有白上,它对于毕业后真正步入社会还是很有一定意义的。为此,他们这群“40后”可以说是“非凡的一代”。

1968年10月,毕业分配时,遵照“四面向”的原则:即“面向基层、面向山区、面向边疆、面向厂矿”。全班63人全部被分配到了山西各县区,而且都是离县区偏远的乡镇中小学校或工矿学校。所以,不少人都有点心寒,有的还掉了眼泪。

然而,教师常被人们誉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尚光荣,同时也是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一种职业。而当时,服从不服从分配可是革命不革命的大问题!“文六二”的学友们深深懂得这一道理。思想问题解决后,大家放开手足,埋头苦干,利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编写教材,举办讲座,改进教法,强化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于是,各种表彰、奖励接踵而至,不少人声名大振。几年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不断落实,最初分配到偏远山区的他们,一个个被上调到县城或市区中学任教;有的升职当了中学校长或大学教师,有的调到文化战线任职,还有的充实到公务员队伍,甚至担任了重要职务。总而言之: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切成绩都是干出来的!

ae1061b3a9834fb18371000d5e1d9f5e.jpg

诲人不倦,以教为业传佳话

前面提到,1968年10月,“文六二”级毕业分配时,遵照“四个面向”的原则,全班63个同学响应祖国号召,几乎全部都被分配到山西50多个县区的乡镇中小学及工矿学校任教。大约十年后,由于工作需要和个人努力,先后有半数左右的人被改调到文化战线和行政单位工作,只有30位同学仍留在教育战线,数十年如一日,以教为业,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乃至生命。从我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30位同学中,后来从事高教领导工作和专业教学的有8人,其余22人均从事中专和中教工作。他们中评聘为教授职称的有6人,根据学校类别不同,其余24人分别被评定为副教授、高级讲师或中学高级教师,还有1人获省特级教师、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均是学校的顶梁柱、教学骨干。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出版过自己的专著和各类教材,还有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的学术论文等。在此,只重点介绍他们中的一位典型代表——原雁北师范学院院长马晋宜。

1968年秋的毕业分配,马晋宜和62级所有同学一样,被分配在偏远的左云县马道头耕读中学任教。他本人说,这是其人生中踏上社会的第一个舞台。最初,他有点不悦,心里想:我姓马,怎么刚开始就来到“马道头”这么个鬼地方?难道我要在这里苦渡一生,再无出头之日了吗?后来经过了解、察访才得知,“马道头”并非“马到头”,“马道”乃是古商道之别称。古时,并、代、忻、定等地的商旅或穷苦人出口外谋生,这是一条必行之路,也是个歇脚点,到此后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是一片坦途了。

弄通了“马道头”的真实含义,解除了心里的疑结,既来之则安之,他抖起精神开始进入了角色。当时那是初建的一所耕读中学,全校仅有两个初中年级两个班,连领导共6个教职工,有两个教室、一个伙房、一排宿舍,一出房间,学校便一览无余。领导安排他当初一年级的班主任,代语文和政治两门课。面对如此简陋的环境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一个从城市里长大的青年来说确实不易。首先,你要耐得住寂寞;其次,你要勇于吃苦;第三,还需勤于劳动(因为学校系半劳半学性质);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调动山里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和他们打成一片。马晋宜初为人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他不但智商发达,情商也不俗。当他来到孩子们中间,看到一个个穿着破旧、颜面瘦弱,但眼神里闪耀着求知若渴的光芒,言语间表露出淳朴的天性的时候,他被深深地感动了,心海里翻腾起一种急于想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的冲动。之后,他便自编教材、因材施教,并加强了基础知识和书法技能的演练,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领导也多次在校务会上给予肯定和表扬。

1972年春,马晋宜调回左云县一中任班主任,代一个班的语文课,后又改代六个班的历史课。其间,因全县高中语文教学观摩均由其主讲轰动了全县,改代历史课后又因教风风趣、深受学生欢迎而名扬左云。如此七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他和山区的孩子们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孩子们家境都很贫寒,学习条件和环境也远不能与城市的孩子们作比,但他们乐观向上,务实、阳光,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马晋宜同学。他觉得人生的第一个舞台——七年的教学生涯,为后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是生命乐章中不可或缺的前奏。

1975年9月,一纸调令把他上调至雁北行署教育局,而且一干就是12年。在此期间,他从教研员、科员、副主任、副科长、科长、直至副局长,进入处级领导岗位。应该说,上述数种角色的变换说明他各项工作都干得很好,所以职务也在节节高升,最后进入了处级领导班子,这也是他认为的第二个人生舞台。其间,他转换过六种角色,特别是升任副局长后主管高考、中考、成考、自考等各类招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万人瞩目。他深有感触地说:“当一个好的领导,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那就是个人的人格品质与人格魅力,并要以此来团结下属,影响下属,完成使命。这些年,我在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练就了关心下属,平等待人,和大家打成一片的领导风格。”这就是他在第二个人生舞台上的具体表现,应该说是更加生动精彩的。

1987年5月,上级调马晋宜出任雁北师专(后更名为雁北师范学院,并迁址大同,现为大同大学)副校长,1990年升任校长,直至2004年退休先后17年,这是他在高等学校奋斗、主政的第三个人生舞台。他上任前的雁师,只有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5个专业、700余学生、270名教职工,新址(迁到大同后)仅有办公楼一座、简易教学楼一座、学生宿舍楼一座及食堂等附属建筑,其他各种设施和教学配备尚不齐备。到2002年,已更名并升格的雁北师范学院不仅在硬件方面实现了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都翻了一番,教职工收入翻了一番,而且在教学实力、学科建设、考研等方面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开始有了一定的名气。

上述这一切无疑是国家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光辉成果,而作为学院的一位主政者,一草一木总关情,应该说,这所大学的巨变,倾注了马晋宜的全部心血。他是“文六二”30位从教同学中唯一荣任了大学院长的高材生,他为“文六二”增了光,同时也为山大母校增了光,全班同学都为班里出了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同学而深感骄傲和自豪!

发挥专长,文化战线显身手

大学期间,“文六二”攻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大部分人的文字功底都不错。毕业分配后,遵照“四面向”原则,虽然大家都像种子一样被播撒到山西50多个偏远山区的沟沟坎坎里从教,当“孩子王”,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事业的需要,有10余个不甘寂寞的同窗撰文投稿、著书出版,扬名县、市,引起组织上的关注。于是几年后,这些同学就逐渐被调出,安排到能发挥其业务专长的文化战线上工作了,有的还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据我收集到的资料,这些同学中,有3人进入地厅级班子,有6人进入县处级班子,其中还有6人被评定为正高(教授级)职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山西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李世璞就是其中一位。

李世璞是山西翼城人,出身农家,1968年大学毕业时,他是唯一被分配到财贸战线的同学。最初是在垣曲县黄河边一个古镇的供销社当售货员,他性格内向,为人朴实,平时能和同事们一起采购商品、站柜台、接待顾客,有时还到古镇上仅有的供销社开的饭店去卖饭、端盘子、洗碗,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不料想,李世璞的这些纯属朴素自然的行动却引起了供销社内外广泛的好感和不小的反响,被作为知识分子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先进典型推荐到县上财贸系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大会上介绍经验,之后又被上调到县革委从事了宣传工作,并入了党。

1983年,李世璞工作15年后,经老师推荐和组织选调,他有幸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一干又是23年。在这里,作为一名党的专职新闻工作者,他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各种党政会议,接触过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的领导,深入过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等各类基层单位,采访过工农商学兵方方面面的人物,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广大民众的呼声要求,既是党的喉舌和工具,又作黎民百姓的代言人。23年来,他辛勤耕耘,先后向国内外发出新闻报道和内参稿件5000多件,其中获奖300件。内参稿件被党中央、国务院和省部各级领导同志批示的有50多件。

由于勤奋刻苦,成绩显著,李世璞被评为高级记者(正高职称),提升为副厅级站长,还多次被授予优秀记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有幸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乌克兰。

95c54cbfd4794b5a89391f76ef052807.jpg

高风亮节,为官务正不虚名

如今的大学生毕业时,除了考研力求深造者外,不少人都想考公务员,尽管考公务员很难,常常是几十乃至几百人中才能考中一人,但报考者仍然是趋之若鹜。50年前,“文六二”这批人当公务员不需要考,而是要“选”和“调”的。也就是说,你被分配到某个岗位(如前所述的那些偏远山区、耕读学校等),能吃得了苦,稳得住心,并能干出个样子,这样坚持个五年、十年,你或许才能就地提拔,或被选调到公务员岗位去工作。“文六二”63人中有近20位同学就是经历了上述磨练后被调到一些行政单位当了公务员的,老实说,它一点也不亚于现在考公务员的难度。据我所知,当了公务员的近20人中,后来奋斗到地厅级领导的有2人,县处级的10人。他们个个作风清正,业绩不凡,都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无愧是“文六二”涌现的骄子。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详述了。

后记

作为史志战线的一名老兵,职责所系,30多年来,我主编和以顾问、特邀编审的身份参加指导编辑出版了20多部史志著述,总字数超过2000多万字,为阳泉市新方志的编纂做出了贡献,但是,却始终没有为我们“文六二”这个聚集了63位“40后”的老同学写过片言只语,甚感有愧,也很不安。事实上,山大“文六二”毕业分配后这50多年,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50多年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奉献青春,大都做出了不俗的业绩,有的还成长为所在单位或部门的栋梁之才被重用,以实绩为母校和教过他们的老师增了光,添了彩。本文所介绍的两位同学,正是“文六二”63位同窗的典型代表,也可以说是我们“40后”这代人的人生缩影。我们长在红旗下,长期接受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又沐浴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光辉思想的艳阳中欢度晚年,我们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正如国学大师姚奠中老先生2007年在出版他们的《浮生余韵》纪念文册时的赠诗所云:“别来四十年,德业各争先。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我们都已年逾耄耋,有不少人已先走了,但是我们赶上了国富民强、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好时代,我们不虚此生,与国共荣,我们很知足。我们既是好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好时代的建设者,还是好时代的分享者,我觉得全社会都应有这样一种认知和评断——这也正是我撰写此文的美好愿望。

(作者简介:孟宏儒,山西大学中文系1962级校友,阳泉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编审,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省作协会员,阳泉市作协第一、二届副主席。)





版权所有2022©山西大学国内合作与交流处| (晋)ICP备05000471号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邮编:030006|电话:86-0351-701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