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母校新闻 信息动态 通知公告 服务校友 校友捐赠 《山大校友》 征稿启事 办事指南 领导信箱
  校友文苑               
  您所在位置: 首页» 校友文苑»
 

缘——我与恩师马作楫先生

    作者:郑学诗 日期:2017.9.21


         2017年 1月7日晚,三晋诗坛泰斗,著名诗人、山西大学教授马作楫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5岁。马老的学生郑学诗先生撰文深情回忆恩师,郑学诗先生说自己与马老有缘,这篇文字既是诠释,更是纪念。

    在我1956年考入山大中文系时,真相信那是缘分。

    按理说,我是1956年夏考入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的。但是,从1950-1953年我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当时校址在太原五一广场附近,原山西大学旧址钟楼后北院) 读初中时,就有幸接触到山西大学的年轻老师们,其中,给我们上语文课的马作楫先生儒雅可亲,富有朝气、治学严谨、平易近人。

  马作楫先生的语文课,细腻深刻、情感真挚,诗意的语言使人陶醉;他那像诗人臧克家书法一样的板书几乎让我模仿了一生。在13-16岁年龄的初中生眼里,他是我崇拜的偶象,模仿的楷模。在这3年的学习生活中,在马先生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文学,又特别喜欢上了诗。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也就听了马先生一节语文课——分析到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时,我看到了马先生眼眶中的泪花,幼小的心灵也被诗中浓郁的情感激活,流下了泪水。下学后,我费尽心思找到了这首诗,去读、去背,去试着感悟,第一次感受到李商隐构思的精巧和意境之美,那种纯真、朦胧的审美愉悦让我终身难忘。1956年,我高中毕业前编织着无数个梦。思来想去,最难割舍的,还是我从小喜爱的文学,和在附中读书时早已景仰的马作楫老师对我的影响。就这样,我做出了报考山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择。这年夏天,我进入了一个来自山南海北100多人的中文系大集体,又见到了马先生。他幽默地对我说:“你和别人不一样,1950年在附中初中学习时,就在山大校园里呆了整整3年,不少老师你是熟悉的,看来咱们缘分不浅啊。”

    踏入校园后,马先生开《写作实习》课,我又在漫长的4年学习中,亲耳聆听他的教诲了。1960年,我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任教,先后讲授语文、写作、美学原理、干部思维学以及相关边缘学科。

    从1960年中文系毕业至今已60余载,我经常怀念母校,并和中文系一些老师保持着联系,马作楫先生是我接触最多的老师。多年来,他的谦虚、热情、平易和在诗歌写作上的执著追求,敦厚的师德和严格的治学态度使我学之不尽。在他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具有开拓性的“写作障碍”系统理论课题,不时去拜访他。他十分关心我的研究。1994年,知识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写作障碍论》。出版前,我请马作楫先生题词,他欣然命笔,写下了“写作者的真情实感是克服写作障碍的根本”,点出了全书题意之睛。1994年5月3日,马先生又以“执着的追求”为题致信,写出了对书的评论。其中说“专著中反复探究写作主体的综合因素的培养,强化写作主体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其对写作障碍的分析。既有对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总体把握,又有深微的系统分析,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它也必将使写作规律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这是对我的鼓励,但我离他的评价还相距甚远。

    2001年3月,当我的自选集《至乐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我又收入了马先生的题词和文稿的部分内容。2014年,我的《走出写作障碍》《写作障碍研究》相继出版,都在书中强调了马先生“写作者的真情实感是克服写作障碍的根本”这一对写作主体素质要求的重要启示。
  在1997年底退休后的岁月里,我做了一些退休前想做还未做完的事,有时比上班还忙。由于身体原因,有时真感到力不从心,想偷懒的时候,但一想到马作楫先生的那种不懈追求的精神,又拿起笔,在送走晚霞,迎来朝霞的日夜中持续耕耘。

    忆往昔报考中文系时,对我这个穷孩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助学金,为了一种朦胧的文学爱好。在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结合的道路上,深感不断延伸对写作障碍理论开拓研究的重要价值,首先要感谢马先生对我的教导与开悟。

    2013年9月10日,马先生来信说,在他编的文集《梦想依然——马作楫书信诗文选》中让我任编委,并收入了我写的一篇散文。

    2015年春节前,他赠我新出的全集和书信集,并为我题写了三张条幅,谦虚地说:“你喜欢我的字,可我是九十多的人了,字不如前,是份心意吧。”

    未曾料到的是,2017年1月7日,年逾九十的马先生毫无征兆地永远离开了我们。沉痛之际,他那慈祥的面孔和谆谆的教诲,一幕幕如在眼前。

    马先生赠给我的著述均放置书桌前,时时翻阅。它不仅仅是一位世纪老人充满了风雨坎坷的印记,也是无价的珍贵史料。马先生从青年时期就怀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赤子之心,一直到年逾九十,仍旧执着崇高的追求,“梦想依然”。

    我敬爱的恩师啊,您的人品及诗作,是弟子一生追求的楷模,和您结缘六十余载中,您的谆谆教诲将永远铭刻我心。

    作者简介:郑学诗,山西大学中文系1956级校友,原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太原行政学院、中央党校函授分院教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兼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思维所特约研究员、山西美学会副会长、太原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Copyright© 山西大学校友办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208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山西大学办公一楼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