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母校新闻 信息动态 通知公告 服务校友 校友捐赠 《山大校友》 征稿启事 办事指南 领导信箱
  学府之光               
  您所在位置: 首页» 学府之光»
 

情系山大 以史明志 ——访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郝平教授

作者:杨子怡 罗昊  发表日期:2014.10.20


   
郝平,男,汉族,196811月生,山西大同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区域社会史、灾荒史研究。1991年山西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校继续攻读近代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10年日本东京国际大学访问学者。
郝平的山大情结
郝平的老家在山西大同,大同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是中国著名古都之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也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使得郝平与历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年寒窗终不负,1987年郝平如愿考入山西大学,在这所办学历史悠久的老校开始了他自己的探索旅程。提起在山大走过的一个个春秋冬夏,郝平不时地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风华正茂的年代,又忆起了当初年少却对知识、对未来充满渴望的岁月。郝平对山大的感激之情在我与他对话的点滴中显露得淋漓尽致,“我是山大培养出来的,我最重要的学习工作生涯都是在山大度过的,所以我要为母校奉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1991年郝平在山西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在对本科阶段的回忆中,他提到老师对他的影响极大,会经常推荐相关的书籍供他们学习、提高。虽然本科毕业后并没有从教而是从事行政工作,但郝平对学术追求并未有丝毫的懈怠,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学习,阅读和学习诸位老师推荐的相关专业书籍。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使他在多年之后又重返课堂,1997年师从乔志强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于2001年获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师从行龙先生攻读博士研究生,于2007年获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在山大生活学习的十几年早已使他与山大连为一体,山大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山大给了他一方沃土,让他在这里扎根成长;是山大给了他一方天地,容他书写自己的青春篇章;是山大给了他无限豪情壮志,让他走向更加绚烂的未来。在山大的学习经历让郝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歩向了更高的平台。
谈及学校的发展,郝平也有几点建议。在管理层面上,除了加强教师管理,形成良好教风,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学风建设。教风与学风是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传授促进学生的求知兴趣,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自然要求教师向更高水平发展。山大多年来一直重视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不仅促进了科研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仍需在科研、教学和管理的关系上进一步细化机制,将三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发展。与此同时,要坚持做到“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统一,正所谓“行胜于言”,要注重行动、注重落实,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实现责权利之相统一。此外,学院也应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校际之间、学科之间、学术之间,应该扩大到与企业、政府、社会组织间的交流,因为大学除了培养人才的重任之外,更要重视服务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走出校园,了解各方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各类政策和方案,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郝平对学校发展提出的建议也充分显示出了他对学校的深切感情。
作为教师与管理者的郝平
“一寸一寸的粉笔
染白你的头发
腾然而起点燃成烛
照亮别人
让一个个象形文字
成为你走过的脚印
攀上崖顶
让后来者踏上您的双肩
送一批批学子上路
闪闪的星星
放射着绚丽璀璨
用尽最后一点余热”
一如这首感人的诗文,郝平正是用自己的一生履行着作为老师的责任,践行着作为老师的承诺。
谈及教学,郝平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授他们学习思考的方法,教他们如何去‘做学’。他们不会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例如收集史料是历史研究中重要且难度较大的环节,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收集,我们就专门开设一门课程来教他们收集史料。”郝平在教学过程中极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度重视“走向田野与社会”,在文献的基础上走向历史现场,实现对历史社会的理解。他秉承“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历史研究,倡导从最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专题做起,步步深入,最终实现“以小见大”展现历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不能只会“死读书”,要会读书、勤思考、有想法,对于来自学生自身的大胆创新的想法应该大大鼓励。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他提倡“教学出科研,科研进教学”,两者并重,相辅相成,主张将科研中创新性的知识带入教学当中,活跃教学气氛,并鼓励本科生进入研究团体,将成绩突出者纳入研究队伍,旨在使同学们能够尽早地掌握科研方法,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作为老师,郝平时刻将学生装在心中,以学生需要为己任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为之折服;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创新开放的管理思维更让我钦佩不已。
提及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考古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工作,郝平既欣慰又深感自身责任之重,对于他来说,如何把这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好也是个重要的考验。同样,对于世界史、旅游管理两个没有博士点的学科,如何建设,也面临着挑战。他认为学科建设必须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全力去抓,首先要注重梯队建设,要把研究队伍分层次加以建设,逐步使师资队伍保持连续性,弥补以前出现的断层。其次加强团队建设,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科都能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方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他鼓励现有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读博或进修,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学习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优质宽松的条件;引进一批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加入研究团队,通过“以老带新、以老促新”的办法,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全面促进教师队伍朝着更加良好的态势发展。郝平表示伴随着我校入选“一省一校”良好契机,我们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无论前面的工作有多困难都应尽全力做好,以推动学校新的改革与发展。
作为学者的郝平
    作为学者身份的郝平,其学术生涯是从灾荒史研究开始的,具体则体现在对“丁戊奇荒”的研究上。所谓“丁戊奇荒”,是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间发生于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场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18771878两年最为严重,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由此称为“丁戊奇荒”。山西地区是“丁戊奇荒”的重灾区,人口损失数百万,成为影响近代山西历史的标志性事件。郝平的博士学位论文正是以“山西丁戊奇荒研究”为选题的,经过五年的苦心探研,郝平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论文获评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25月以《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为名的专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受到学界一致好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郝平之前,学界已有不少学者对“丁戊奇荒“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探讨,成果丰富,那么,为何郝平的该项研究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对此,正如郝平自己所言,根本原因在于他找到了深化该课题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社会史视域。郝平曾在《从历史中的灾荒到灾荒中的历史》一文中充分阐释了从社会史角度推进灾荒史研究的理念,强调应充分利用各种民间资料与田野调查成果,以全面、综合的眼光看待灾荒史研究。该文发表之后,被国内多家期刊转载,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直至今日,郝平教授在灾荒史研究道路上已经扎实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成果丰硕,正如他所说,这条路他还要坚定地走下去。可以预见,郝平教授的灾荒史研究必定会在国内外产生更大的学术反响。
 
    史学研究的“命门”在于史料,有无充分的史料依托直接决定着研究的成功与否;另一方面,“海量”的一手文献资料的搜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这是史学研究人所共知的“铁律”。1990年代末期,郝平教授在从事“山西灾荒史”研究的过程中,首次接触到契约资料,他深刻认识到稀见史料的重要价值,遂逐步展开了对契约资料的搜集与研究工作。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搜集到的民间契约文书已达上万件,遍及山西各地。契约的整理几乎与搜集工作相伴而行,为此他不惜重金购买了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大型扫描仪,并适时申报了国家清史委的重点课题“清代山西民间契约文书整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国山西民间契约整理与研究”等项目。目前清史委课题已经顺利完成,整理成果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以想见,该著的发行必将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必将成为嘉惠学林的“传世之作”。在搜集与整理的前提下,基于契约资料的研究工作业已展开。契约中的水利社会、契约所见的地价研究、契约中的土地利用、契约所反映的地权变更、契约的“文本形成”研究、契约中的乡村社会、契约所见的聚落地理等等,大量极有学术创新价值的议题被凝练出来。这片“处女地”正等待着郝平教授的大力开拓,诱人前景已经一步步变为现实。
  
人生短短数十载,要做的事情很多,然而能坚定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奋斗,不失为一桩人生幸事。郝平能够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并不懈地为之奋斗,着实令人羡慕。生活就像一张大网,既包罗万象又不免使人迷惑,勇敢的人总愿意处处涉险,摸索大千世界。而郝平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在历史的长河里一路且歌且行,以史明志。

Copyright© 山西大学校友办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208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山西大学办公一楼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