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母校新闻 信息动态 通知公告 服务校友 校友捐赠 《山大校友》 征稿启事 办事指南 领导信箱
  学府之光               
  您所在位置: 首页» 学府之光»
 

教书育人,献身科研,无怨无悔——记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桑楠教授

 作者:校友办   发表日期:2010.6.22


  桑楠 老师生于197311月,用现在的新名词讲应该属于“70。特定的时代背景铸就了特定的人,70年代一贫如洗的中国使得“70学会了独立自强、奋发向上, 70年代社会体制开始转型的中国启发“70学会了创新进取、为国争光,桑楠也不例外。她1998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毅然选择留校任教至今。作为山西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为百年老校和老一代山大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感染,从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就牢记自己的使命——教书育人,献身科研,无怨无悔。为了这无声的誓言,她以百倍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山大新一代青年教师的形象。
 


投身教学一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留校任教以来,桑楠立足于教学一线,先后承担了《环境生物学及实验》、《环境毒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等基础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去感染学生,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她始终以讲好每一节课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对所讲授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力求准确、生动,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并借助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之营造一个主动思考的学习空间。课后,认真批改作业,从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中,她从实验预习测试和预习报告入手,要求学生在走进实验室之前认真通读实验讲义,写出完整的预习报告,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操作,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并随时指导学生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耐心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使学生通过实验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身为青年教师,她还能够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潮流。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在环境科学类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教改立项,并以此为契机,在学院率先尝试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经过几年的磨练,桑楠以严谨的教风、先进精湛的教法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始终名列前茅;开设的《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和《环境生物学》多媒体课程得到院领导和高校评估组专家的首肯;执教的《生物化学实验》2003年被评为校优秀课程;在山西大学举办的200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代表学校参加了山西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荣获二等奖,并由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二等功一次;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多次获得校级教学奖励,2008年获得教育部第十一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献身科研,为碧水蓝天重返三晋无怨无悔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国家的发展强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科技作后盾,这一直是桑楠对自己永不放弃科研工作的诠释。怀着这种信念,她在教学之余,于19999月考取并在职攻读了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此期间,完成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并于20026月顺 利通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作为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和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伴着环境科学学科点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名到誉满全国,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基础扎实、能够独立承担科研 任务的 教授,并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方向的研究工作。
   攻读博士期间,面对山西省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她在导师 孟紫强 教授的带领下,毅然选择了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这一课题。在课题初期,主要沿袭导师的前期工作,利用常规的显微技术从细胞水平进行二氧化硫遗传毒理学效应的研究。在此期间,她克服了长期从事显微观察给身体带来的不适,突破了哺乳动物染毒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和染色体分析技术,并在对前述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与导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研究成果得到同行专家的首肯。
   科学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这是桑楠铭记在心的导师的训导,为此,她在不断超越自己,开拓创新。在二氧化硫遗传毒理学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基础上,她开始转向二氧化硫的神经毒理学研究,旨在利用膜片钳技术从亚细胞水平探讨二氧化硫的神经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面对价值二十多万元、闻所未闻的膜片钳装置,面对自己神经生理学专业基础薄弱的现实,尤其是山西省神经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空白的状况,她也曾想过退缩。但她心里非常清楚,只要有第一次退缩,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也许意味着在科研道路上自己将永远停留在原点。于是,在导师的激励下,她开始摸索膜片钳实验技术。专业基础薄弱,加班加点补习;实验装置难于操作,多次到全国有名的实验室学习……那一段时间里,她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满脑子只有膜片钳三个字。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当在自己的实验室用自己的实验装置记录到第一条电流的时候,她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至此,桑楠帮助导师在山西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点建起了膜片钳实验室,也填补了我省神经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空白。面对成绩,她没有停留,而是将这一成熟技术首次应用到二氧化硫神经毒效应的研究中,并从药理学的角度提出MgSO4对上述损伤的防护效应,从而为二氧化硫神经毒理学效应研究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她将此项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并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真正使自己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山西的环境保护事业,为碧水蓝天重返三晋尽微薄之力。
   为了给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2004-2006年桑楠应邀前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神经科学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专业也是环境毒理学。合作研究结束后她不惜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母校,用自己学到的先进知识为山西大学环境学科建设,为山西省环境保护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的科研工作不应该以追求发表论文为目的,而是要切切实实解决实际问题,桑楠不仅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同时也时刻以此告诫自己,并将自己的学术方向牢牢定位在研究山西省典型大气环境污染物(如SO2NO2PM10等)长期低浓度接触和污染事件所引发的健康危害,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大气污染与缺血性脑中风、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增高的相关性及其可能分子机制上,为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和疾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围绕以上工作,短短几年时间,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美国NARSAD委员会博士后基金和山西省留学基金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1篇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影响因子7.61篇发表在“Toxicology Science”上,影响因子4.8;获奖5项:2008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07年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006年获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神经科学中心“TRAVEL AWARD”奖,2005年获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办的第35届世界神经科学大会 “TRAVEL AWARD”奖。
   谈及自己近几年的收获,最令她感到骄傲的是组建了自己的学术团队,培育了一批环境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每当看着自己的学生在苦熬奋战时,她的脸上就会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总是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则是无限的
 
恪尽职守,为环境学科的壮大无私奉献
 
  留校初期,桑楠同志曾担任环境与资源学院97级年级主任和学院教工支部的组织委员。作为年级主任,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说服、教育和感化他们,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中。身为教工支部组织委员,能够按时收缴党费,做好教工的组织发展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尤其在抗击非典、迎接高校教学评估中,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2006年留学归来后,桑楠升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环境毒理学研究方向的日常事务。从上任第一天起,她就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毫不懈怠。20074月到8月,她主持完成了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她已怀有身孕。为了能够很好的完成申报工作,她克服了早孕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积极与学校沟通,完善申报材料中的学科方向设置和学术资源整合,同时组织中心教职工进行材料的整理和文字加工,特别是对核心内容均一一亲自修改定酌,经常与教工一起加班至深夜。此外,不顾高温天气和日渐笨拙的孕期身体反应,带领中心教工进行了环境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的预评审,得到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的好评。2008年刚进入产后休假,她就又接手了省部共建优势特色实验室环境医学与神经毒理学实验室项目的申报工作。从申报材料准备到评审会答辩,经常与课题组师生一起加班。经过充分的论证准备,评审中得到专家组的好评,获项目资助250万元,为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桑楠始终没忘对中心青年教师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他们的科研启动给与充分的政策支持,并通过压担子的方式,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同时鼓励他们适时地走出去,带回新的学术思想,拓展中心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200911月,桑楠教授担任了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一职,在新的工作岗位她秉承以前一贯的作风,带头开展学院学术交流系列讲座,使学院上下从老师到学生形成互动,带动了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每一次回顾过去, 桑楠 教授都会把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倍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中,以自己的学术实力和人格魅力,精心执教,献身科研,无怨无悔。

Copyright© 山西大学校友办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208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山西大学办公一楼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