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母校新闻 信息动态 通知公告 服务校友 校友捐赠 《山大校友》 征稿启事 办事指南 领导信箱
  学府之光               
  您所在位置: 首页» 学府之光»
 

此时花开香正浓——记山西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景峰

作者:席迎伟   发表日期:2009.12.21  

表里如一  方为人师
  李景峰老师在山大求学,之后留校,做的最多的工作是教师。对于老师他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情怀,他觉得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老师首先要达到一个标准,要落实到行动上,用自己的人品、品格,来感染学生,而非仅仅上课,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是最重要的,从而对学生产生熏陶,构建一种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
                                          


  在这样理念的引导下,
老师以身作则,踏踏实实做学问,在山西大学教书的二十多年间,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到山西的各个地方体验三晋人民的火热生活,汲取丰富的精神动力,感受这方水土的独特魅力。另外,他经历过农村、工厂和校园生活,在政府部门(山西省经委)、党政机关(山西省高校工委)、新闻单位(市场信息报)都短暂工作过。因此对山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比较全面的感受。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传达给自己的学生们,老师在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连续面向全校的本科生开设公选课《我们的山西》,重点介绍山西省的人文和自然状况,图文并茂地讲解山西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分门别类的介绍山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使学生了解山西、热爱山西,以生于山西,长于山西为荣。他的授课信息量大,声情并茂,赢得学生的普遍赞誉。每次选课人数都达到公选课的最大容量。他还在学院开设《市场调查》课,向学生介绍市场调查的概念、规则和方法,重点结合一些山西省的重点企业、市场热点和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和企业运作的情况,掌握建设家乡贡献社会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上,老师首先会告诉学生们该专业的重要性,社会的需求如何,在社会中的位置如何。要有基本的专业意识,要搞清楚自己的专业定位。他说,“国家不会随便设定一个专业,既然设定了,说明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社会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他说:“与其被动的学习,不如激发出学生们的动力来,这样你再要求他,他也愿意配合你来做这份工作。
  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老师认为要锤炼他们的性格。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老师告诫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一方面要争取最好的结果,一方面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必须要有吃苦的准备,在任何困难的时刻,都不要丢掉自己的理想,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有没有追求是另外一回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树立一种责任感,这样以后才能扛起建设国家社会的重担。
注重实践打造精品
  从1998年首次开设《信息经济》课程开始,李景峰老师十多年不懈努力,着力打造这一课程,2007年该课程成为“山西大学精品课程”并成功获得“山西省精品课程”。《信息经济》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的前沿研究内容。该课程的定位是以信息的经济特征为基础,揭示信息经济发生的机理,通过信息经济案例解剖,培养学生在信息经济时代的管理素养,形成符合实践的信息理念,使学生的创新素质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李景峰老师在《信息经济》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生应用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把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并将实践教学构建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体现出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特征。在微观信息经济的教学环节中重点采用实验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在宏观信息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实践、参观和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讨论以及参观实习等形式。实验课系列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信息经济基本实践思维和技能训练的过程,是信息经济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过程,其中以参观、调查、访问、观察、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该课程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积极参加了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在山西大学第一、二届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还获得了山西省“创新挑战杯”的银奖。

心系社会
潜心科研
  科学研究在整个社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常常因为很多主客观原因而实施不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老师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也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他能在矛盾中及时做出调整,以平和的心态处理这些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景峰老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颇多成果。他的主攻专业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管理、知识管理和信息经济。在《中国软科学》、《情报科学》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国家973子项目、山西省社科规划、山西省软科学、山西省人文社科以及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移动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临汾同事达实业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纵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主编国家级教材1部,被山西省教授协会评为“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发表了《媒介信息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契合分析》、《学术信息的表述与传达》等关于信息媒介的学术论文,可谓是对信息媒介研究情有独钟,为何如此?通过对老师的进一步了解,我们看到了在信息媒介的研究中一位知识分子的赤子情怀。
李老师说,他研究信息媒介与个人的经历有一定关系。李老师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农村、工厂、报社、电视台工作生活过。他感觉比较遗憾的是,教学科研提炼出来中的许多有用知识,在社会上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农村里,农民不知道;企业里,不说普通工人,就是企业里管理人员也不知道,他们主要是凭经验来做工作。学校里搞研究发表出来的论文,他们基本不看,两者之间缺乏一种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媒体工作的经历,让他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样一种现象,两者之间的鸿沟造成了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种责任之心油然而生。作为知识分子,有些人应该搞原创性的东西,也应该有些人把重要的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这也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之一,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沟通是双向的,李老师认为不仅要把学校的知识告诉大家,实际上,学校的学术研究方向也必须与社会相结合。要了解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了解社会普通人的需求,因为普通人的需求是一种最真实的需求,而且代表的是大多数人。作为教学科研或老师的角色,必须把握研究出口,要把研究的切入点放到社会上来,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才能使社会的普通知识向学校的学术研究转变。比如,现在社会分配不均现象严重,搞社会学的就应该研究怎样解决分配不均的问题;社会发展比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学家就应该研究怎样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的同步增长等等。

珍惜时光
展望未来
  谈起曾经的大学时光时,李老师神采飞扬。2006李老师和同学们20年聚会,让他难忘那感动的一幕幕。老师动情地说:“同学之间的感情很重要,尤其是我们80年代初期的时候,理想更单纯一些,那时的山大很苦,条件也很差,但是记忆却很深刻。后来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记忆却越来越模糊,大学四年的时光不可替代,从情感上来讲,上大学的年龄段,尤其是对那些同学,还有自己的那么一种状态,回想起来是很温暖的。”
李老师上学的时候爱看诗歌,对他印象深刻的是舒婷的诗和张从至(一个回民作家)的小说,他一直爱看现实性的作品,他说,从现实性的作品中,他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实实,要有理想,有目标。
  谈起母校的发展时,老师说,山西大学的发展很不顺当,抗战的时候曾在陕西办学,后来又经历了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他上大学时正值80周年校庆,所以他是山西大学发展的四分之一世纪的见证人,对母校有着特殊的感情。山西大学在全国有目前的位置是来之不易的,虽然和更高水平的学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并不是技不如人。从李老师带领的管理学科上讲,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全国60多名,并且拥有山西省唯一一家管理学的博士点,足以说明山西大学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同时也表现出山大人不甘落后的精神,
目前担任山西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李老师,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作为一名管理者,老师的看法是要让学院各方面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向学院广大师生负责,向山西大学负责。教学科研是兴趣,做管理是责任。诚然,在学校里,很多老师不愿做行政管理事务方面的琐碎事情,从个人兴趣上讲,老师也不喜欢,但工作总要有人来做,老师说:“既然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就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就要认真工作,努力做出一番成绩。”
  但是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管理与教学科研工作难免会有冲突。对于这一点,老师尽量在做好管理的基础上利用休息时间在科研上多投入。他经常是在别人下班的时候继续工作。在管理学院,研究生周末节假日不放假已经成为惯例,夜晚,凡是有研究生的工作室都是灯火通明,许多老师也都是晚上十点半以后才回家。如今的管理学院在李景峰院长的带领下,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未来。

Copyright© 山西大学校友办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208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山西大学办公一楼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