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母校新闻 信息动态 通知公告 服务校友 校友捐赠 《山大校友》 征稿启事 办事指南 领导信箱
  学府之光               
  您所在位置: 首页» 学府之光»
 

在熟悉的土地上耕耘 ——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臻荣教授

作者:周玲明   发表日期:2008.12.15

漫长求学路

    火车的鸣叫催促着他同朋友们一一作别。结束了在天津南开大学四年的求学,王老师选择回到山西。望着渐渐远去的月台,他的心平静而又充满了憧憬。他感觉到,那将是一种永久的快乐,一种像土地一般牢固而结实的未来,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车窗外的景物在迅速倒退着,有群山连绵,也有一马平川。随着车身的摇摆,他感觉到了那颗似箭的归心也在加速。
    端望着车窗上他自己的影像——渐趋成熟的轮廓,鼻梁上架着不可或缺的眼镜,还有正托着下巴的一双不再稚嫩的手。他想,我要回去的地方,是原貌依旧,还是时过境迁?可无论怎样,我都希望做些什么。
    1962年6月,王臻荣老师出生在山西省岢岚县,一处地地道道的穷乡僻壤。那里边尽是纵横的沟壑与重叠的山峦,可用耕地很少,历来都是需要国家扶持的贫困县。那时王老师的父亲母亲都在县政府工作。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严格教育,为他以后的求学和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王老师的记忆中,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认字了。虽然王老师的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对他的教育尽心尽力,要求很严格。因此,王老师从小学开始学习就十分刻苦,也很听父母的话。由于成绩比较好,王老师在小学还跳了一级,16岁便完成了高中学业。但由于历史原因,王老师没能升入大学,而是随着最后一批知青下乡的大潮,在岢岚县高家会公社店坪大队插队。
    插队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那时,王老师又比较瘦小。每天,天刚亮就扛着比他还高的锄头与农民们一起下地干活,从翻地到播种,从犁地施肥到育苗收割。在县政府长大的他,品尝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同时,“基因的适应功能”也得到了锻炼。
    除了几件衣物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外,下乡时王老师带的更多的便是书——他依旧做着继续考学的梦,同时这也是母亲的期盼。在那个年代里他母亲深知知识对他这一生的重要性。他母亲常说,人生的道路有许多走法,真正的幸福,指的是如何开始,而不是如何终结。指的是我们渴望什么,而不是我们拥有什么。母亲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将他自己每一步走得坚实而沉稳。
    在下乡插队的3年里,王老师同20多位年龄相仿的伙伴们白天一起下地干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夜晚归来,便点起油灯拿起书本,秉烛夜读。时间就这样流逝了1095天。1979年的高考终于来了,王老师深知自己学业上的欠缺,在“文革”的大环境下,没有可能接受正规教育。高中的一年半里,手中捧着的依旧只有两本书——《农业基础知识》、《工业基础知识》,并在“开门教学”的指引下,大部分知识和精力都花在工厂、田野里。结果,王老师那年没能考上大学,而一张中专的通知书又不能让他和他母亲满意。于是,王老师又回到了公社,重复着之前36个月的生活,甚至一度失去了继续考学的信心与动力,整日机械的重复,机械的作息,百无聊赖。
    但终于有一天,当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屋内,他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行李“失踪”了。火烧火燎的四处寻找却听说,原来他母亲过来了,母亲得知了他在这里的“恶迹”,就将他的行李带回了县城。于是,本不想回城继续求学的他最终走入高中开始复读。
    当然,他所面对的现实依然是残酷的。在摸底考试中竟然是班里的最后一名!但在母亲的鼓励下,他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复习生活的艰辛苦闷时无需多言的。终于,在1980年的高考中,他以忻州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经济系。在几十万考生的激烈竞争中,他站在那4﹪的被录取者的行列里,没有让他自己,让整日期盼的母亲失望。
    走入大学校门,既有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同时也有检验能力的艰难挑战。王老师的大学生活也并未因高考成绩的优秀而变得一帆风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成绩糟糕的英语。当时,学校按成绩高低把英语的学习分为甲乙丙丁四级,而他分在丁级二班。笨鸟先飞,薄弱的基础让他不得不从头学起。从单词到语法,从听力到写作,每一项都学了又学,记了又记。几年下来,一向吃力的英语,终于能让他觉得轻松起来。
    紧张而美好的大学四年一晃而逝,在摆在面前的分配意向书上,王臻荣老师申请回山西工作,而他从小的愿望便是做一名大学老师。他认为,在一片滋养他成长、十分熟悉的土地上也许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而且那里还有他无比热爱的家人。母亲也在信中同意了他的意见。
    列车马上就要驶入山西了,他也即将完成心愿,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当熟悉的期盼终于要成真,心底深处的那份情结变升级膨胀地硬挤出了在眼眶打转的泪水——谢谢您,母亲!

课堂内外的精彩

    接下来的日子,王老师走进了山西大学,在马列主义教研室教授政治经济学,并且一教就是六年。从他的第一节课起,他便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他所教授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公共课。他记得在讲第一节课前,就早已将讲的内容烂熟于心,只为让初出茅庐的自己不必太紧张。然而,就在他推开教室门,走向讲台的这段“不短”路上,眼角余光瞥到了若大教室里挤满了几百位同学投向他的目光。顿时,好不容易才略微平静下来的心又一下子加速了运动。站在讲台上翻看着整个鸦雀无声的教室竟怔的说不出话来,于是便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名字,抽空平静一下,好在接着便能像预料中一样口若悬河起来。终于,第一堂课就这样在波澜不惊中“顺利”地完成了。每每回想起自己的这部“处女作”,王老师总是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在那之后,为了能得到一些评价和意见,促进自己的工作,王老师和同学生们的交流往来便多了起来。才发现,原来他们都与自己年龄相仿,平时说起话来也就随意多了。再从别的老师那里取经,讲课就似乎不再是什么难事。
    在讲课时,他总是希望将自己肚子里的知识都一点不落的教授给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也总是希望自己的讲解速度能更快,效率能更高,质量能更好。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自己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风风火火,总嫌时间不够。还别说,一堂课下来,体力消耗也不少。但,古人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也总在思量,自己的方法会不会与古人的训导有所差池,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是不是也不够。当然,他不相信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路就在脚下,他认为应当自己去探究。自然而然,图书馆也就成为他光顾最频繁的地方。从教学技巧到教学心理,从教学经验到教育创新,他都下足了功夫。而这些书籍也都成为他取之不尽,受用终身的好武器。此外,他还到那些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上去学习,去汲取,从专业知识到授课方法,从言谈举止到与学生交流,使他得到了不少启发与经验。
    在教授公共课的6年中,上课理所当然的成为王老师生活的重心,它几乎集中了他所有的精力与热情。每天忙忙碌碌的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但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看书使他生活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喜欢看书,那时在他不大的生活空间里,大部分都让给了书。书是他取之不尽的学习源泉也是他工作之余的休闲伙伴。他喜欢自己学业专供的经济类书籍,也喜欢悬念迭起的武侠小说。甚至可以说,他痴迷于书。他记得那时,在他家附近有一家租书厅,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那里成了他发现“新大陆”的航船。除了专业书籍,他还热衷于金庸、古龙营造的古典武侠世界。血雨腥风的搏杀,命悬一线的惊险,慷慨激昂的侠气,缠绵悱恻的柔情总能令他欲罢不能。当然,武侠小说的魅力还不仅止于此,广阔逼真的社会生活场景,激烈无情,名争暗斗,或明哲保身,或大义凛然的风尚气节,或走投无路,或生机昂然的人生规则,从耳熟能详的金庸、古龙,到温瑞安、肖逸,风格迥然的不同作品使他如获至宝。
    时间过得真是很快,转眼间,他已参加工作3年了。25岁的他已经到了让父母着急的婚嫁年龄。于是,他结婚了,女友成了他的爱人。王老师的妻子政法大学毕业后就在山西大学法学院任教。虽然王老师夫妻两人一样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一样地搞科学研究,一样地要评职称,但是妻子依然能操持所有家务,妥善地孝敬老人,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家庭,照顾在不久之后出生的儿子。王老师说,他自己则常疏于对妻子的关心。记得那是1990年,对于他这个地地道道足球迷来说,世界杯的来临让他兴奋不已。在迷人的意大利之夏,他开始了自己的“足球之旅”。那是他们只有一间房,当然也只有一台电视。家里经常“洋溢”着他和几个学生散发出的脚臭味,而妻子面对的家就是像比赛后的场地一样狼藉,还要在赛前为他们准备好啤酒,赛中端上可口的饭菜,赛后独自收拾他们留下来的“战场”。王老师说:“自己在欣赏潇洒人性的展现,体味个性的张扬,谈论激情的澎湃,却忽视了爱人的感受,不知妻子照顾自己的劳累。现在想起来不免一身的愧疚。”

 
艰辛努力结硕果
   
  1987年,山西大学政治学系成立,由于搞专业建设需要老师,于是他便决定转系,并准备考研。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门对他来说相对陌生的学科,也是挺困难的一件事。但正如古人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990年他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师从王沪宁教授学习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专业方向),并在1993年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
    回校后,他便希望能把自己绵薄之力贡献于新学科的建设之中。终于,在全体领导和教职工的团结努力之下,政治学系于1995年开始正式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并在2000年申请到行政管理硕士点,2002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3年5月政治学系改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面对一系列的成果,作为院里一份子的他也感到无上的光荣。
    2007年3月王老师担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同时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山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行政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特聘教授,王老师更加忙碌。像省内的大规模公务员规划、公务员考试命题和面试以及省人事厅的研究等任务工作纷至沓来。近些年来,他的生活被三个三分之一占的满满的——三分之一是工作,三分之一是自己的科研和教学,还有三分之一是社会活动,而家庭则完全靠爱人来打理。有了这样好的家庭后盾,王老师才得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先后完成了《继承与超越——当代中国行政改革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行政监督概论》、《政治科学原理》等书籍的写作任务,承担参加了关于“WTO与我国中部地区政府行为变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山西省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及路径选择”、“转型期山西省事业单位转型研究”等国家、省内一些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发表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论纲》、《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的原因》、《试论公共权力异化与维持》、《论我国责任政府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民利益表达》、《论我国当代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缺失的成因分析》等大量学术论文。艰辛的努力迎来了丰硕的成果。王老师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和奖励。他主讲的《政治学原理》和《行政管理学》先后获山西大学优秀课程奖。由他主编的《行政监督概论》和《政治学概论》分别获得2004年、2006年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二等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获得2004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三届行政管理科学优秀论著三等奖。主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建设与改革”课题获山西省2008年教学成果一等奖。王老师以其精湛的教学功底获得了广大学生的好评,他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2003年获得了山西大学富士康奖教金,2008年获得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
    在人生的经纬上,王老师走得这样认真、稳健,享受着人世间最真实的生活和幸福。他用自己对于春天的耕耘,换得了秋日的累累硕果;用自己最真诚的付出,取得了如今的丰厚回报;王老师经历了努力奋斗的过去,成就了灿烂多彩的今天。无限风光在险峰。同样,我们相信:王臻荣老师的明天将再创辉煌!

Copyright© 山西大学校友办 版权所有
电话:0351-7010208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山西大学办公一楼 邮编:030006